您的位置: > 比特币行情> 正文

打印本文             

作者:西米 Sammi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探讨 meme 成功的底层逻辑及投资方法论,两天后 $pepe$aidoge 出现并爆火,meme 开始长达一年多的牛市,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加密行业最赚钱最热门赛道。如今时过境迁,meme 也演变成 pvp 战场。拿着旧地图,很难再找到新大陆。需要开始思考 meme 新的发展方向。

一、meme 同质化内卷

根据 CoinGecko 数据,2023 年 4 月 14 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1.34 万亿,meme 板块总市值约为 208 亿。2024 年 9 月 19 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2.242 万亿,Meme 板块总市值约为 434 亿。

这期间单单比特币的市值都涨到 1.25 万亿,meme 板块整体市值也翻了两倍。meme 从一开始作为好玩、易传播、有造富效应的社区币,发展到现在纯粹内卷的 pvp 战场,拼体力、拼工具、拼速度....

发币工具泛滥,人人都可以是项目方。一个好的名字,你发大写,我发小写,你发 Sol,我发 Trx。没有能力做好项目的人,也尝试分一杯羹发币割韭菜,大量人为制造链上垃圾。

币安接连上线Meme代币,下半场该怎么玩?

meme 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叙事文化不能沉淀;资金、注意力分散,成为赛道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直接导致热点不稀缺,VC 不稀缺,散户不稀缺,好的 DEV 和社区成为稀缺。

二、 Binance 上币为 meme 续命

在 meme 发展进入瓶颈和审美疲劳的阶段,Binance 上币为 meme 续了命。

币安接连上线Meme代币,下半场该怎么玩?

Binance 这次上线的 3 个 meme 币里,

$Neiro :热度高、筹码分散、低估值的社区币

$Turbo: 创始人受人工智能启发,花 69 美元用 GPT-4 创造的 meme 币。(AI+meme)

#babydoge : BSC 链上的 meme 币(公链 +meme)

Binance 的上币偏好,不管是在主动还是被动层面,都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具有指导意义。毕竟所有币的终极目标就是上币安。这也指引了一个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三、meme 进入下半场

Meme 1.0 时代:

蹭名人发言,各种猫狗动物形象,一个表情,一个事件,建一个 TG 群,就可能发展成为一个 meme。

接下来,meme 2.0 时代。发展路线主要 3 条分支:

1、公链 +meme

把公链比作城市,meme 就是景点、特产(淄博烧烤)、是明星开演唱会(侃爷海南演唱会),运作得好能带动一个城市的 GDP。本轮基建项目非常多,上百条公链 L2,估值高、用户少。基建项目官方扶持 meme 币,可以达到「小球控大球」的效果,吸引用户、流量和关注度。对于 meme 币而言,也避免了多链同名,社区争夺大小写的分流局面,建立 meme 币的护城河。

代表币:Bsc 上的 #babydoge,trx 上的 $sundog,sui 上的 $bulb

2、应用 +meme,跨赛道 +meme

应用币是产品,meme 是营销,是广告。市场主流声音一直把 meme 币 VS 机构 VC 币,放在互相对立的立场。如果能够结合两种币的优势,跨赛道融合。应用币负责捕获价值 +meme 币获取社区和用户流量,或者「表面 meme,内在 utility token」的形式,将有机会发展复合型叙事,形成 1+1>2 的效果。比如聚合器 Jupiter 曾为活跃的用户空投测试币 $wen

代表币:AI 概念 +meme 的 $turbo, DeFi 赛道 Jupiter 上的测试币 $wen

3、地推 meme

以前的线上社区,是为了互相充值信仰,主张 hodl。携手做大共识。现在的大部分社区已经不能称之为社区,而是群内喊单出货给家人,社群成为韭菜互割的 pvp 战场。线下社区粘性更高,社区真实性、共识更强,足够多的用户,也会成为各大交易所争相上币的肥肉。

代表币: $Neiro,$core

四、「meme+」时代

目前整个行业陷入叙事荒,各赛道发展都进入瓶颈:

机构 VC 币估值高,抛压大,链上鬼城,用户少

Meme 币用户多,活跃高,终极 pvp,韭菜互割

VC 币的痛点是用户,meme 币的痛点是缺背书,缺站台,散户的痛点是缺少小市值,靠谱的 meme 去赌。如果将几方力量的目标和优势相结合,比如公链下场造 meme,吸引用户,提高链上活跃度;VC 产品项目空投 meme 币给早期贡献者,激励用户参与,再转化成社区...... 这样跨板块融合,开启「meme+」时代,就有机会迸发新的火花,盘活整个市场,引发「公链 meme 潮」、「产品 meme」潮。

最后

市场上的散户反 VC,要公平,实际上是在反不赚钱。

当我们脱下各种高大上名词组成的叙事外衣,什么 DeFi/L2/ 意图 /GameFi/ 链抽象 /RWA...... 实际上,Web3 最原始,且从始至终都能成功的加密叙事,只有一个,让小部分人实现「小资本翻大身」。

只有普通人暴富,屌丝逆袭的故事破圈,才能为市场真正带来新资金、新用户、新流量,这就是机构和交易所追求的 mass adoption。


女性题材 NFT PFP:精神分析,凝视和未来市场指南

作者:推特 @Mingzin_

编辑:王涵宇

在本文写作之初,我困扰于一个棘手的问题而难以下笔:男性身份是否令我面向关于女性的写作天然具有某种立场偏差?这或许是所有试图谈论身份问题的作者都须面对的问题。后来我发现,作者的立场其实无所谓合格与否,因为写作本就是一场置身事外的探问,一项悬而未决的评断。于是在展开我的话题前,我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带着批判性思维,与我共同体验这份局外人的忧思,而在思索这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时,惟愿大家能时刻警惕男性身份立场,尽量拓宽视角以发掘事物的多义性。

首先,或许必须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传统科技行业,还是新兴的加密领域,处于社会从属(subordinate)地位的女性群体始终缺乏可见的代表力量。商业新闻记者Sohini Bagchi曾指出,BitMEX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仅占加密投资者的5%左右,而在传统股票投资者中这一比例约为24%。根据2021年美国加密货币状况报告,尽管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发明之初的宗旨是为鼓励金融公平,但迄今75%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均是男性。在数据比例上,女性的某种话语 “缺席” 无疑暴露了男性领导支配的行业现状。毋庸讳言,我们稍作考察便也能在许多其他行业里发现这种性别不公、女性话语受压制的问题;而在近段时间炙手可热的加密领域NFT市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某种女性用艺术夺回代表权的可能性。

2021年,风行于全球的NFT PFP文化激发了一种令人兴奋且拥有凝聚力的视觉效应,它们的数字虚拟性与独一无二的个人所有权价值出重新改写权力中心话语地位的潜能,而女性在加密领域的 “失语” 遭遇反倒为NFT市场建立女性题材加密艺术提供了现实语境。因此,一众女性投资者、项目方和大批艺术家纷纷进入加密世界,合力构筑女性题材加密艺术的一方沃土。这波风潮更使得加密领域涌入了身份归属各异的作者,一时间话语四起,蔚为大观。

就立场和价值而言,目前的女性题材NFT PFP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性主义的NFT PFP,另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NFT PFP。之所以划分出如此这般看似矛盾的类别,是因为女性主义NFT PFP已经逼近目前NFT市场的主流,这不免令它的价值影响遭到政治立场相左的群体的怀疑。政治符号对于女性主义的附随效应,往往弊大于利,而我坚持认为只有进行去符号化实践,才有可能探寻到Web3.0语境下去中心化的实在路径,才能抵达真正意义上的女性NFT PFP。所以,本文的要义在于从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女性凝视和市场审美走向的前瞻这三重面向,来阐述当下女性主义NFT项目的某种隐患,以期解答在Web3.0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何种女性NFT项目。

如果说Azuki系列建构了一种日本动画文化的后民族想象体,而mfers表述的是全球性的后现代时代思潮症候,那么如今具有可追溯性(源自真实世界)的女性主义NFT系列的出现,其角色便是一种女性形象的自我投射。在受到“女性赋权” (women’s empowerment)等系列叙事以及丛生的文化符号感动下,这种自我投射令女性主义NFT PFP编织出了一场看似革命性十足的幻梦。倘若引入电影机器(cinematic apparatus)的精神分析理论加以分析,其实这恰好是满足了一切文本建立与观众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条件。

女性题材 NFT PFP:精神分析,凝视和未来市场指南

作者:推特 @Mingzin_编辑:王涵宇在本文写作之初,我...

关于我们

币安下载官方app|币安iOS版|币安安卓版|币安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币安官网渠道 数字区块链交易平台 Powered by binanc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