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比特币行情> 正文

打印本文             

撰文:Footprint分析师Alina

日期:2021年12月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Arbitrum Dashboardhttps://footprint.cool/ztil

Arbitrum 是以太坊的Layer 2其中1个网络,它自从上线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加密用户和项目方的关注。根据Footprint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12月8号,Arbitrum占所有Layer 2的TVL的比例为41.88%,总TVL为$22.5亿,在众多Layer 2网络中,TVL方面遥遥领先。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各Layer 2 TVL占比

从所有Layer 2的发展历程来看,Arbitrum 2021年9月1号才宣布主网全面上线,相比其他大部分Layer 2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Arbitrum的TVL一路飙升,远超人们的预期。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各Layer 2 TVL增长趋势

Arbitrum为什么能够在众多Layer 2脱颖而出呢?本文从3个方面逐一分析。

Arbitrum领跑原因分析

  • 技术迁移成本低

Arbitrum采用的Optimistic rollups方案,相比ZK rollups技术比较复杂的方案,短期内是更受开发者欢迎的。Arbitrum是目前最能兼容Ethereum EVM的Layer 2解决方案,开发人员非常容易就可以将现有的以太坊协议进行迁移,无需重写代码,大大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更受DeFi项目青睐,更愿意跨链到Arbitrum。但从长期来说,ZK rollups的网络可能会凭借其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安全性,可能会有赶超的可能。

  • Gas fee成本低

Arbitrum由于每秒处理40000个交易请求,远远大于Ethereum的15-30个请求,大大减少了网络的拥堵,提高了速度,降低了交易费用。根据外部数据显示,Arbitrum的交易成本为1.8 Gwei,而Ethereum为64 Gwei,是Arbitrum的近36倍。

  • 更开放的生态策略:Degen土狗项目加持

可能很多人会问,那同是采用Optimistic rollups方案的用Optimistic网络为什么没有那么出色?这要得益于Arbitrum的启动策略——它在向公众开放之前,就已经与400多个DeFi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其上线之初,就已经有几十个项目同时上线。这就意味着用户能够在其生态完成各种操作。而Optimistic则是采用白名单机制,只有通过白名单筛选的项目才能在其主网上部署。

因为Arbitrum宽松的部署机制,导致打响Arbitrum第一炮的不是正规军的头部DeFi协议,而是各路土狗土矿。由于土狗项目超高收益,各路资金的参与度也异常高涨,吸引了Arbitrum初始启动的资产和用户流量。

Arbitrum的初始TVL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ArbiNYAN,其以数千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质押其原生代币。虽然土矿令人不齿,但是土矿繁荣的背后尤其必然性,它算是为新生态诞生奠定了一定基础。

Arbitrum生态项目简介

Arbitrum作为Layer 2的领头羊,从Footprint Analytics的数据上看到,其上线项目数量也不是很多,只有44个,不算是特别多。其中以DeFi基建类类型为主,如DEX、Lending、Asset。

其中DEX的TVL占了56%,Asset占比18%,Lending占比17.8%。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Arbitrum的各类DeFi项目占比

从各个DeFi项目的TVL排名来看,现在排名前5的项目中已经不见土狗项目的身影了,主流的头部项目已经崛起,而且TVL都相差不大。其中Curve的TVL为$4.2亿排在第一位。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Arbitrum的Top 5 DeFi项目TVL

结语

Arbitrum作为以太坊扩容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已经深受资本的关注,前后AB两轮融资中获得$1.24亿美金,估值为$12亿。当前Arbitrum没有发币,其开发团队Offchain Labs 的联合创始人曾表示短期内没有发币计划。

当前Arbitrum还处于早期的状态,期待它不断丰富其生态建设,挖掘更多开发者,吸引更多投资人。Arbitrum后续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Why Arbitrum and rollups are dominating Ethereum scaling

Arbitrum 已上线两周,详解生态数据及潜在机会

What Is Arbitrum?

Arbitrum Launches with Full DeFi Ecosystem Locked and Loaded

Arbitrum is Currently the Leading Layer-2 Solution in Terms of TVL
 


女性题材 NFT PFP:精神分析,凝视和未来市场指南

作者:推特 @Mingzin_

编辑:王涵宇

在本文写作之初,我困扰于一个棘手的问题而难以下笔:男性身份是否令我面向关于女性的写作天然具有某种立场偏差?这或许是所有试图谈论身份问题的作者都须面对的问题。后来我发现,作者的立场其实无所谓合格与否,因为写作本就是一场置身事外的探问,一项悬而未决的评断。于是在展开我的话题前,我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带着批判性思维,与我共同体验这份局外人的忧思,而在思索这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时,惟愿大家能时刻警惕男性身份立场,尽量拓宽视角以发掘事物的多义性。

首先,或许必须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传统科技行业,还是新兴的加密领域,处于社会从属(subordinate)地位的女性群体始终缺乏可见的代表力量。商业新闻记者Sohini Bagchi曾指出,BitMEX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仅占加密投资者的5%左右,而在传统股票投资者中这一比例约为24%。根据2021年美国加密货币状况报告,尽管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发明之初的宗旨是为鼓励金融公平,但迄今75%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均是男性。在数据比例上,女性的某种话语 “缺席” 无疑暴露了男性领导支配的行业现状。毋庸讳言,我们稍作考察便也能在许多其他行业里发现这种性别不公、女性话语受压制的问题;而在近段时间炙手可热的加密领域NFT市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某种女性用艺术夺回代表权的可能性。

2021年,风行于全球的NFT PFP文化激发了一种令人兴奋且拥有凝聚力的视觉效应,它们的数字虚拟性与独一无二的个人所有权价值出重新改写权力中心话语地位的潜能,而女性在加密领域的 “失语” 遭遇反倒为NFT市场建立女性题材加密艺术提供了现实语境。因此,一众女性投资者、项目方和大批艺术家纷纷进入加密世界,合力构筑女性题材加密艺术的一方沃土。这波风潮更使得加密领域涌入了身份归属各异的作者,一时间话语四起,蔚为大观。

就立场和价值而言,目前的女性题材NFT PFP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性主义的NFT PFP,另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NFT PFP。之所以划分出如此这般看似矛盾的类别,是因为女性主义NFT PFP已经逼近目前NFT市场的主流,这不免令它的价值影响遭到政治立场相左的群体的怀疑。政治符号对于女性主义的附随效应,往往弊大于利,而我坚持认为只有进行去符号化实践,才有可能探寻到Web3.0语境下去中心化的实在路径,才能抵达真正意义上的女性NFT PFP。所以,本文的要义在于从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女性凝视和市场审美走向的前瞻这三重面向,来阐述当下女性主义NFT项目的某种隐患,以期解答在Web3.0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何种女性NFT项目。

如果说Azuki系列建构了一种日本动画文化的后民族想象体,而mfers表述的是全球性的后现代时代思潮症候,那么如今具有可追溯性(源自真实世界)的女性主义NFT系列的出现,其角色便是一种女性形象的自我投射。在受到“女性赋权” (women’s empowerment)等系列叙事以及丛生的文化符号感动下,这种自我投射令女性主义NFT PFP编织出了一场看似革命性十足的幻梦。倘若引入电影机器(cinematic apparatus)的精神分析理论加以分析,其实这恰好是满足了一切文本建立与观众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条件。

女性题材 NFT PFP:精神分析,凝视和未来市场指南

作者:推特 @Mingzin_编辑:王涵宇在本文写作之初,我...

关于我们

币安下载官方app|币安iOS版|币安安卓版|币安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币安官网渠道 数字区块链交易平台 Powered by binance
QR code